科学研究
科研动态
【中国反思】五年规划为何成为中国治国理政的
作者:365bet体育投注日期:2025/11/14 浏览:
以五年规划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色,也是世界各国学习中国发展经验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些外国领导人告诉我,中国有很大的优势,你总是制定不同的计划,所有的计划总会实现。现在,大家对中国现代化方式充满信心。”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我国共编制实施了14个五年规划(计划),贯彻落实社会主义现代化长远战略目标,创造了从贫困到富裕的伟大奇迹。
这个五年计划并不是中国独有的,也不是中国第一个。有一个问题值得思考:为什么五年计划成为中国治理的突出优势?
回顾历史,二战后的“规划浪潮”期间,发展中国家普遍采用五年计划作为推动工业化的方式。大多数,大约三分之一的国家实施了五年计划,但这些国家大多数由于各种原因放弃了五年计划。我国五年规划(计划)始终围绕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目标。 “一五”到“五五”推动我国建立比较完善的产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立足贫困、脱贫致富; “六五”、“七五”主张基本解决温饱问题; “八五”、“九五”促进人民普遍美好生活; “十一五”至“十三五”推进领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四五”规划遵循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两步走”战略规划,推动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放眼世界,只有中国执行五年计划时间最长,取得辉煌成就,成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
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对五年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五年规划的编制、实施和评估全过程始终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确保发展战略的历史连续性和时代视野。每次编制五年计划,党中央都会提出制定的建议五年规划,明确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在规划过程中,我们党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坚持顶层设计和协商人民群众相统一,充分集结人类智慧和民意,凝聚全社会共识。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党组发挥了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确保规划高效实施。我国五年规划有连续性指标、调整指标和新增指标。长期战略与中期灵活性相结合,中央统筹、地方分解、部门协调,打好“全国游戏”。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的连续性和灵活性的长期优势是西方国家难以比拟的。罗伯特·恩格尔,获奖者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评论道:“当中国为下一代制定五年计划时,美国只能为下一次选举做计划。”
我国五年规划更好地将有效市场和有前途政府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规划(计划)的性质从“十一五”开始,五年计划名称改为五年计划,体现了规划理念、编制重点、实施方式的深刻变化。五年规划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重要途径。我国已形成以五年规划为主导、空间规划为基础、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为支撑、国家、地方规划组成的三级四类国家规划体系。省、市、县规划。能够有效调动各方面资源,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汇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五年规划已成为我国管理的突出优势,最终体现在规划的高效实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突出成就上。我们党正在全面领导和推动五年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定位,把战略目标、发展政策、具体措施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合理科学的使命宣言、时间表和建设蓝图。五年又五年,我们不断构建现代化中国风的宏伟大厦。 1952年至202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率达到7.9%,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特别是“十四五”时期,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中国现代化建设迈出新的坚定步伐,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实现了伟大开局。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作出了未来五年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战略框架。这是乘势而上、继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又一次总动员、总拓展。展望“十五五”,五年规划将有力推动我国创造新的更大的发展奇迹,不断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前景。
上一篇:国台办:“台独”是死路一条,对抗是没有出路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2025-11-14中共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基层河南开封:医
- 2025-11-1313岁打破亚洲纪录! 18岁时,他打破了世
- 2025-11-13检察官阳欣介入,劳资“工资”结未解开
- 2025-11-12专家建言、企业分享项目,电商产业带专
- 2025-11-12从“散田”到“宝盆”——相城探索适度
